各位用户为了找寻关于宅着不知学点啥,十个常用函数公式套路送给你的资料费劲了很多周折。这里教程网为您整理了关于宅着不知学点啥,十个常用函数公式套路送给你的相关资料,仅供查阅,以下为您介绍关于宅着不知学点啥,十个常用函数公式套路送给你的详细内容

小伙伴们,你还好吗?今天咱们来分享一组常用函数公式,每天学习一点知识,也好让宅在家里的生活不再显得那么空虚。

1、查找重复内容

=IF(COUNTIF(A:A,A2)>1,”重复”,””)

 

COUNTIF函数使用一个动态扩展的引用范围A$2:A2,随着公式向下复制,这个区域会不断扩展,依次变成A$2:A3、A$2:A4、A$2:A5…… ,也就是统计自A2单元格开始,到公式所在行这个范围内,有多少个与A列姓名相同的单元格。

如果是某个姓名首次出现,则COUNTIF(A$2:A2,A2)的计算结果等于1,如果是重复出现,则结果必定大于1,

最后再用IF函数判断,COUNTIF函数的结果是否大于1,如果大于1,就返回指定的内容“重复”。

3、根据出生年月计算年龄

=DATEDIF(A2,TODAY(),”y”)

 

先使用MID函数从A2单元格中的第7位开始,提取表示出生年月的8个字符19720516。然后使用TEXT函数将其变成具有日期样式的文本“1972-05-16”,最后加上两个负号,也就是计算负数的负数,通过这样一个数学计算,把文本型的日期变成了真正的日期序列值。

如果单元格中显示的是五位数值,只要设置成日期格式就好。

5、根据身份证号码提取性别

=IF(MOD(MID(A2,17,1),2),”男”,”女”)

 

特别注意,如果COUNTIF的第二参数使用大于、小于或是大于等于、小于等于以及不等于的计算方式时,假如条件是指向某个单元格,就需要用连接符号将比较运算符与单元格地址连接。

本例中,如果第二参数写成”>D1″,公式将无法得到正确结果。

7、统计各分数段的人数

同时选中E2:E5,输入以下公式,按住Shift和Ctrl键不放,再按回车

=FREQUENCY(B2:B7,{70;80;90})

 

AV开头的这个函数用法与SUMIF函数类似,作用是计算指定条件的平均值。

第一个参数是要要判断条件的区域,第二参数是指定的条件,第三参数是要计算平均值的区域。

如果第一参数符合指定的条件,就计算与之对应的第三参数的平均值。

9、多条件统计平均值

=AVERAGEIFS(D2:D7,C2:C7,”男”,B2:B7,”销售”)

 

先使用COUNTIF函数统计A2:A9单元格每个元素出现的次数,得到一个内存数组。

{1;1;2;2;1;1;2;2}

如果某个姓名出现了一次,在内存数组中就是1,如果某个姓名出现了两次,在内存数组中就是两个2。

然后用1除以这个内存数组,出现一次的,1/1,结果仍然是1

出现两次的,就是两个1/2,

出现三次的,就是三个1/3,相加后仍然是1。

特殊时期,小伙伴们尽量不要出门。闷了,就看看窗外的景色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