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位用户为了找寻关于十个常用函数套路的资料费劲了很多周折。这里教程网为您整理了关于十个常用函数套路的相关资料,仅供查阅,以下为您介绍关于十个常用函数套路的详细内容
1、按条件求和
SUMIF函数常规用法为:
=SUMIF(条件区域,求和条件,求和区域)
如果条件区域中的内容符合指定的求和条件,就对对应的求和区域进行汇总。
如下图所示,要统计不同门店的销售额。F3单元格公式为:
=SUMIF($B$2:$B$12,E3,$C$2:$C$12)

3、返回间隔分钟数
TEXT函数的作用是将数字显示成指定格式的内容,使用不同的格式代码,就可以实现大部分自定义格式的效果。
在表示时间的自定义格式中,小时为h,分种是m,秒是s。
外侧加上[ ],可以显示大于24小时的小时数、或是超过60分种的分钟数。
如下图,要计算两个时间之间的间隔分钟,可以使用以下公式 :
=TEXT(B2-A2,”[m]分钟”)

5、条件求和
SUMIF用于按照指定的条件求和,用法为:
=SUMIF(条件区域,指定的求和条件,求和的区域)
如下图所示,使用SUMIF函数计算一班的总成绩:
=SUMIF(D2:D5,F2,C2:C5)
用通俗的话描述就是:
如果D2:D5区域的班级等于F2单元格的“一班”,就对C2:C5单元格对应的区域求和。

7、计算父亲节
每年6月份的第3个星期日是父亲节,以下公式可以计算出父亲节的具体日期。
=(A2&”-6-1″)-WEEKDAY(A2&”-6-1″,2)+21

使用该函数时,需要注意以下几点:
1、第4参数一般用0(或FASLE)以精确匹配方式进行查找。
2、第3参数中的列号,不能理解为工作表中实际的列号,而是指定返回值在查找范围中的第几列。
3、如果查找值与数据区域关键字的数据类型不一致,会返回错误值#N/A。
4、查找值必须位于查询区域中的第一列。
9、逆向查询
LOOKUP函数能够实现任意方向的查询,常用方法为:
=LOOKUP(1,0/(条件区域=指定条件),要返回的区域)
如下图所示,要根据G2单元格姓名,在A~E数据区域中查询对应的工号。
=LOOKUP(1,0/(G2=B2:B6),A2:A6)

好了,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些吧,祝各位小伙伴新春快乐!